聚享游德尔玛:小家电品类遭遇的问题你会解吗?(两栖派品牌实战研究院-新国货100强品牌的爆红密码-第21期)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8-10
 如果你很难接受这个观点,看看乔帮主的苹果就明白了,在“叛逆者”这个原型的统合下,苹果无论在电脑、音乐播放器,还是在手机领域,都给了消费者统一而鲜明的品牌认知。  阻力、势能、推力、拉力、合力,我在介绍品牌动力学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复杂?但是,这仅仅是品牌边界内的因素,在真实的市场竞争中,还要加上赛道、竞争、上游、下游等波特所说的五力模型,其间各种力的相互作用,要想对某个品牌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如果你很难接受这个观点,看看乔帮主的苹果就明白了,在“叛逆者”这个原型的统合下,苹果无论在电脑、音乐播放器,还是在手机领域,都给了消费者统一而鲜明的品牌认知。

  阻力、势能、推力、拉力、合力,我在介绍品牌动力学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复杂?但是,这仅仅是品牌边界内的因素,在真实的市场竞争中,还要加上赛道、竞争、上游、下游等波特所说的五力模型,其间各种力的相互作用,要想对某个品牌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真不容易。德尔玛正是这样的品牌,影响对它正确归因的首要因素,在于小家电非常特别、而又非常尴尬的品类属性。

  在大媒体、大渠道时代,小家电这个品类是一个很纯正的弱势品类,除了像微波炉、豆浆机那样少数几种产品外,市场规模一般都不大,但凡有点野心的企业,都不会对这个品类有兴趣;在但电商和社交电商时代,长尾效应导致的需求聚集,这个品类的潜力一时被很多人看好。

  但是,与碗筷、垃圾袋等更加弱势的品类相比,小家电在处在强势品类和弱势品类的中间位置。加之小家电产品一般都是低用户介入度产品,导致了它非常尴尬的市场地位,也决定了在这个领域建设品牌的难度。

  用户介入度,是一个对品牌建设影响非常大的品类属性。所谓用户介入度,是指用户对某类产品的情感介入深度。比如手机、汽车,就是情感介入度非常深的品类,我们一天至少有2个小时在和手机接触;而消费者在买汽车的时候,没个十天八天甚至一两个月的考察,一般是不会下决心的;而有的品类,比如牙刷、风扇、纸巾,一般都是当场就可以决定,就属于用户介入度很低的品类。

  通常来说,对于用户介入度低的产品,由于消费者很少付出情感,因此需要大力建设品牌,否则在消费者进行选购的时候,难以进行品牌联想和品牌再认,很容易失去销售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德尔玛这样的小家电品类,必须大力建设品牌。但是,真正要建设品牌时,它又会遭遇市场规模的问题。

  既然要建设品牌,那么遵循定位所说的心智规律,打造单一品牌、寻求单点突破,通常都是品牌建设的不二法门。在品牌的逻辑下,品牌延伸是违反定位心智规律的禁忌。但是,小家电的市场规模天生不大,而德尔玛这种由风险投资驱动的企业,在一个狭小的细分市场内,肯定是吃不饱的。

  看了前面我分析江小白那期的朋友一定记得,我借着分析它的机会,还分析了定位在新国货领域不管用的底层逻辑,既然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媒体和私域社群具有深度教育用户的能力,为什么完美日记、WIS可以随意进行品牌延伸而全品类通吃,轮到德尔玛为什么就不行呢?

  这就又要回到用户介入度这个死循环,试想一下在私域流量这个小圈子,你和一美女聊美妆容易,还是聊吸尘器容易?估计聊吸尘器的,三句话就没啥话说了吧。也就是说,美妆、服装等用户介入度高的品类搞全品类问题不大,因为这些品类有和用户聊的内容,可以通过深度沟通让用户相信,这个品牌具备全品类生产的实力。

  但是像加湿器、吸尘器那样低用户加入度的产品,因为无法与用户深度沟通,就很难让他们在不同的品类之间建立“我是同一个品牌”的信任度。也就是说,但和用户“有话可谈”的时候,可以深度教育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啥都可以做,啥都可以做好;在因为产品用户介入度低的时候,和用户就会无话可说,因此只能遵循定位规律,进行单点突破。

  德尔玛毕竟目前已经取得不了不错的品牌优势,如果就维持现状,会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因为在德尔玛的收入占比中,加湿器和吸尘器具有很高的占比,但这两个品类都是市场非常成熟的品类,市场饱和度较高,市场增速在下降,并且,市场新进入者不断,相比之下,德尔玛并没有很强的品牌优势。难道,小家电这个赛道的品牌建设难题,就无解了吗?当然不是,不过,的确也没有那么容易。

  在《品牌原力:定位攻左脑,原力攻右脑》一书中,我在谈到品牌延伸课题时说过,强势品类最好独立做单品,打造独立品牌;而弱势品类,则可以进行封装,以降低消费者的认知负担。

  德尔玛目前的分类也有一点封装意识,但它是按自己内部的生产集合来封装的,而不是按照消费者的需求逻辑来分类。所以,在实际的销售中,容易导致消费者的认知混乱。比如,按照德尔玛官网的分类,干手器放在生活一类,而烘鞋器放在日杂一类,就是一个以内部视角处理外部需求的例子。当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而是在于这些分类或者被封装起来的集合,并不是独立的品牌,所以对消费者而言,不会有很强的品牌联想。

  那么,对德尔玛来说,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最好把吸尘器、加湿器这种市场规模大、消费者品牌意识强的强势品类(相对)单独分组,这个组别可以继续使用德尔玛的品牌,以免对当前的短期销售造成冲击;而将喷水拖把、烘鞋器、毛球修剪器这些弱势品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逻辑进行集合和封装,以新的品牌推向市场。

  实际上,按照“资产管理的鼻祖”戴维·阿克的品牌资产观点,在一个企业要追求规模的时候,品牌组合是比品牌延伸更佳的选择。以这个角度来看,德尔玛完全可以在厨房用品、生活用品、日杂、个护等类别上,单独创建品牌,这样既可以解决品牌延伸问题,又可以形成品牌组合,有利于它这种因为VC进入而市场胃口很大的企业。

  当然了,新品类不用德尔玛的品牌,从短期来看肯定不如全部用德尔玛的销售情况好,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一定有利于德尔玛突破品类困局。那么,有没有一个能兼顾短期、中期还长期的品牌建设方案呢?

  要解决德尔玛的难题,用原型派理论来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人格的品牌是不二之选,这是我在《品牌原力:定位攻左脑,原力攻右脑》一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因为原型具有极强的统合作用,在同一个品牌人格下,虽然产品分开了,或者成为不同品牌了,但这些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调性却是一致的。

  显然,定位有自己的能力边界,用定位派理性诉求的方法,很难解决德尔玛遭遇的品牌难题。因为人格、调性都与文化、情感相关,只有在原型的统合下,才有可能实现多个产品、品类和品牌下的调性一致。

  如果你很难接受这个观点,看看乔帮主的苹果就明白了,在“叛逆者”这个原型的统合下,苹果无论在电脑、音乐播放器,还是在手机领域,都给了消费者统一而鲜明的品牌认知。正如我在《品牌原力:定位攻左脑,原力攻右脑》一书中提出的“定位派回答不了问题”:苹果的品牌建设,自始至终都是违反定位法则的,但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品牌理念的塑造上,可以运用原型派理论,而在产品设计的执行层面,则可以借鉴一下服装行业的买手模式。服装买手店对消费者而言,调性、风格、档次绝对是一致的,很难想象在固定的物理区域内,面对稳定的消费者,服装店能今天一个风格,明天一个风格,当然了,的确可能有,不过很快也就倒掉了。

  事实上,买手店的买手在采购时,并不只是在批发市场采购单个品牌的衣服,而总是T恤是这家的,连衣裙是那家的,而牛仔裤则是另外一家的。即使在品牌服装的内部,设计总监也会遇到不同风格设计师的问题,因此他们有个专业术语叫“组货”,其操作的逻辑和买手是完全一致的。

  假如我们把买手当作一个普通消费者,他面对的是林林总总的德尔玛的产品,如果能运用原型派理论来塑造相同的品牌人格,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品牌,但是消费者也很容易像服装买手那样,将其归为一类。而在原型强大的原力加持下,这种以原型整合的品牌,其爆发力一定会比无序组合的品牌强大得多。聚享游聚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