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话 感聚享游党恩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4-14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10日,春和日丽,记者走进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牙训村,明媚的阳光照在山尖上,山坡上牛羊悠闲地吃草,阳光下错落有致的藏式房屋别有一番韵味,整洁干净的硬化路连通着各家各户,一辆辆轿车、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张张笑脸,无不诉说着这座小山村的团结进步、和谐富强。  如今美好的一切,在行加眼里,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恩赐,更是党的好政策照进了村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10日,春和日丽,记者走进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牙训村,明媚的阳光照在山尖上,山坡上牛羊悠闲地吃草,阳光下错落有致的藏式房屋别有一番韵味,整洁干净的硬化路连通着各家各户,一辆辆轿车、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张张笑脸,无不诉说着这座小山村的团结进步、和谐富强。

  如今美好的一切,在行加眼里,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恩赐,更是党的好政策照进了村民团结奋斗的现实。

  行加是牙训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这里的护林员,近些年,他见证了村里的变化,“山更绿、水更清、环境越来越优美,前来牙训村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村民们个个神清气爽,充满干劲。”

  他说:“以前,牙训村很封闭,人们要么放牧,要么种地,有本事的就到外头打工,哪像现在,足不出户有钱赚,不用种地放牧,也能过上好日子”

  牙训村是个仅有300多人的小村庄,这里绿水青山环绕,村民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村里“有文化”的不多,“有本事”的更少,“寻出路,谋发展”是极少人才会动的心思。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2021年,牙训村利用“中库沟河风景区辐射带”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和传统文化资源,整合100万元村集体资金、5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2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在村里13.3公顷的闲置土地上打造了集休闲观光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嚓梧鹊”农业休闲观光园。

  据了解,观光园每年旅游季运营收益达8万元,为本村十几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夏季每月工资收入3000元,村民们还可出售自己做的酥油、胡麻油,搭上“生态旅游”的顺风车。

  观光园内小桥流水环绕,丛林葳蕤,栈道蜿蜒而行,蒙古包、小凉亭别具特色项目的实施不仅整合了村里原本零散的“旅游接待点”,设施更加齐备,环境更加优美,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也跟着“活”起来。

  行加说:“夏天的牙训村处处绿树成荫,来来往往的游客特别多,虽然村里经济火起来了,但垃圾处理却成了大难题,观光园修建后有专人管理,问题便迎刃而解。”

  春日里的观光园空气清新,小草萌发,树枝吐绿,老板才让东智正在浇水、捡拾垃圾,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他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保护生态带来的好处,我们要利用,更要保护。”

  和才让东智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要想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守护绿水青山,发展才可持续。

  村民才洛说:“以前村里没有柴火就去砍树,砍得快,长得慢,现在发现生态好了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大家开始转变思路,人人都成了生态保护员。”

  近年来,牙训村强化了环境卫生整治,定期开展全域无垃圾的全民行动,“打扫卫生、爱护环境”成了每位村民口中的“标语”。

  牙训村从生态中谋发展,将生态旅游资源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出路,村里环境美了,能就业了,村集体经济也能发展壮大了。

  “我们村有发展产业的潜力,但苦在没有资金,观光园建成后,游客多了,收入稳了,村里的油菜种植加工、牛羊养殖就有了长久发展的底气。”

  行加说,牙训村的发展走对了路子,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创业增收。

  2022年文都乡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130万元的高原美丽乡村项目、300万元的传统村落项目相继落地,大到藏式围墙、文化墙、广场,小到太阳能路灯、垃圾桶、座椅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

  走进村民旦正卓玛的家中,通透明亮的灯、精致的地毯、充满质感的实木家具、现代化的家电十足的现代新生活氛围。

  旦正卓玛说:“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家做了保温防水,庭院进行了翻新,房子越修越漂亮,住得越来越舒适。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太幸福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种地有补偿、看病有报销,孩子上学免费,八九米就有一盏路灯,人人有事干,有钱赚,没有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打心底里感激党!”

  牙训村人怀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脚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奏响了一曲生态美、乡村富的和谐乐章。聚享游聚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