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太和镇”终于找到聚享游了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9-13
 金山网讯 4月28日,京江晚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镇江1949年家具清单的文章,文中对镇江的“太和镇”的位置打出了一个问号。近日,一位八旬老者打来电话,称知道太和镇的具体方位,记者随即进行了采访。  今年83岁的冯广林住在长江新村,他从京江晚报上看到了《一张1949年的家具清单浮现镇江解放初一段旧话》。他表示对文中说的太和镇了如指掌,因为当年他家就在那一带。  老人解放初时住在宝盖路上,也就是如今的

  金山网讯 4月28日,京江晚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镇江1949年家具清单的文章,文中对镇江的“太和镇”的位置打出了一个问号。近日,一位八旬老者打来电话,称知道太和镇的具体方位,记者随即进行了采访。

  今年83岁的冯广林住在长江新村,他从京江晚报上看到了《一张1949年的家具清单浮现镇江解放初一段旧话》。他表示对文中说的太和镇了如指掌,因为当年他家就在那一带。

  老人解放初时住在宝盖路上,也就是如今的宝塔路派出所附近。老人说,宝塔路派出所的前身就是太和镇派出所。冯老至今还记得太和镇派出所第一任所长姓刘,后来被调到了石马;第二任姓金;第三任姓汤,后来被调到健康路派出所。冯老搬过四次家,先是住宝盖路,后来住大市口磨盘巷,之后住在中街,最后才到长江新村。有关太和镇的记忆,是他童年时代最不能忘却的记忆,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冯老的外甥参加了,其姑姑的孩子也参了军,他们先后参加了攻打上海、舟山群岛的战役,还有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因为这一层关系,冯老一家就成了军属。在当时,一个派出所辖区居民里只有三四户是军属。逢年过节,太和镇派出所的所长都要亲自到军属家看望,送上米、油、月饼等年节礼品,这是一个家庭的莫大荣誉。正因为这一点,冯老始终记得“太和镇”这三个字。

  那么,太和镇到底在哪里呢?冯老介绍,应该是东至宝塔路,南至宝盖路,西至山巷,北至大西路。也就是紧邻的几条街的大小,与我们现在认为的“镇”大相径庭。再从时间点来看,1948年有此镇,一直延续至解放初,但解放后没几年就不用这个称呼了。

  据了解,在解放初的镇江,因为紧邻大西路,这一片地域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也因此才会出现1949年老家具清单上提及的“薛蕴山”这样的富商或大户人家。

  冯老介绍,太和镇的所在地,后来变成了迎江区,之后又变成为迎江公社,再到后来的杨家门社区居委会。冯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担任过钱家山社区的居委员主任兼治保主任,后来因为一次车祸才放下这个担子,所以对此还是比较熟悉的。据他介绍,在镇江解放初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居委会,当年他们管它叫“读报小组”,也就是居委会的前身。

  这两天,记者按照冯老的提示来到老城区,把属于太和镇的几条马路和巷子走了遍,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宝塔路、宝盖路、山巷、大西路区域内与太和镇最契合的老地名是“太和里”,因附近有太和药店而取此巷名。现在因为周围已经拆迁,一条巷子里只有两三户人家还在使用着“太和里”的地名牌;附近的平安巷也有镇江老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可惜现在已经破破烂烂;只有金山街道杨家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门脸一新,让人感到了一种新生的力量。

  冯老表示,虽然现在自己年纪大了,但有时间还是会回到老城区,一是回味下过去的时光,二是为了看看新的面貌,他希望昔日繁华的老城区能热闹起来。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9岁的冯广林正在风车山脚下的德元堂里上私塾。听说日本投降了,他和小伙伴们都跑了出去,当时日本兵乘着一辆火车往黑桥方向开,几个小伙伴一合计,来到火车必经的黑桥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上面往火车上扔石子。这也算是冯老童年的一桩“英雄往事”。

  另外的一段珍贵记忆是关于镇江解放日的。当时的冯广林仍旧是在黑桥附近的一家私塾里就读。1949年4月23日,他一大早赶到私塾后,就有人告知,镇江解放了赶快回家去。冯广林立马奔回家。一开始,大家都有些害怕,马路两边的住户都把门关了起来,这时有人让大家不要怕,把门都打开,居民们才把门打开,站在路边看热闹。这时只见载着的军车一驰而过,很快就没影了。后来才知道,宝盖路这边进城的部队少,山巷、大西路那边才是热闹的地方。即便如此,冯老对当年“一驰而过”的印象仍十分深刻。 (竺捷)聚享游聚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