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装修买对建材家具家电为啥那么难?自媒体恰的都是啥饭? 自曝揭秘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06
 抛开奢侈品不谈,即便是对普通工业产品,很多高价也往往只是品牌或其他溢价,而并非是品质的体现。  只不过消费者还会出于惯性而相信欧美进口品牌,往往导致多花了30%~100%的钱,东西还不一定比国产的好。  最近我做的一次光源评测中,进口大牌表现反而很差(这个评测后面会发,对光源和灯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逛过线下建材城的人应该都清楚,很多小店陈列杂乱,有大量来路不明的产品,这其中就包括假货

  抛开奢侈品不谈,即便是对普通工业产品,很多高价也往往只是品牌或其他溢价,而并非是品质的体现。

  只不过消费者还会出于惯性而相信欧美进口品牌,往往导致多花了30%~100%的钱,东西还不一定比国产的好。

  ▲最近我做的一次光源评测中,进口大牌表现反而很差(这个评测后面会发,对光源和灯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逛过线下建材城的人应该都清楚,很多小店陈列杂乱,有大量来路不明的产品,这其中就包括假货。

  很多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对大牌的盲信和贪便宜的心理,在非官方的淘宝店(非天猫店)售卖低价家电,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

  下面是我做功课时的几个方法,也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捷径」,分享给大家。

  中间性价比,就是价格在低价和溢价之间,但性能和品质可以达到溢价类水平的产品。

  实操时,可以先从你熟悉的大牌或网上看到的某些推荐款开始,去分析它的性能,判断它的品质,不断确定这类商品的「平均品质」到底在哪。【比质】

  不能通过看品牌来决定产品好坏,就像不能看一个演员就断定一部电影不是烂片一样。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几乎所有商品都会给自己的每个卖点找到一个你的「痛点」。

  如果大家看过我之前的盘点文章或视频,应该能发现,这3个方法也是我在分析市场时常用的,并且在文章和视频里也会经常带一部分出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我把这3个方法讲出来了,但想自己去分析判断市场和产品,依然门槛太高,时间、精力、能力都不允许……

  正是因为在论坛上写了大量墙面装修知识的文章(2007~2008),所以才有全国网友找我买货(2008~2009),以及为了交易顺畅而开淘宝店专门卖墙面材料(2009至今)这样一系列的发展。

  于是拓展做了知乎、淘宝达人、头条号、哔哩哔哩等多平台的自媒体,并也组建过自媒体公司(2017~2018),直到现在终于做成了「自」媒体。

  在这轮自媒体过程中,我虽聚享游然试过各种赚钱方式,但始终作为基础支撑的,就是带自己的涂料产品正然。

  原因诸位读者也知道,看我这种内容的,没那么好忽悠,不是「单老师一说好」就跟着无脑下单的…… 我自己也不提倡这种跟风的方式。

  只有「对产品有执念,不跟风赚快钱,坚持做好东西的品牌/产品」,才能在与我的合作中获取最大收益。

  虽然我们因为做的久了,能碰到那种装好5~10年再找回来的客户,但装修材料购买频次依然很低,哪怕有人用了觉得好,往往也只能买这一次。

  商业上来说,别说对比立X、多X士这些巨头,就连对比三X树、晨X水漆这些二线品牌,我们依然谈不上成功。

  但能在「双寡头格局」的乳胶漆市场里找到定位、守住底线卖好东西,而且还没被卷死,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我这种微型企业说自己和人家一年近百亿销售的企业「志同道合」,好像有点不自量力。

  在竞相用低价产品引流的时候,别人999可能是不赚,但你用全实木可能每张会亏300。

  不跟低价,就没流量,销量也就没了;跟了低价,就没利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所以,规模比较大的品牌里,能始终维持较为合理的价格,且坚持用不贴皮实木,还能尽量做好服务的品牌,也就源氏木语了。

  去年双11过后,我盘点过全部热销蒸烤和微蒸烤产聚享游品,大家比较熟悉的品牌基本都在列。

  在这里可以照到行业的一些发展趋势,也可以照出来一些其他产品不够好的地方。

  以电视为代表的黑色娱乐家电,其实早就完成了彩屏和智能化(支持手机app操作),大家也早就习以为常。

  (业内也有一些大牌做了类似的彩屏和手机app,是值得肯定的方向,不过顺畅和丰富度还没有德普这么好,也许以后能追上吧)

  它的炉腔虽然大了一点(从55提升到60),但代价是蒸汽要从顶部违反物理规律的往下喷……

  多个风扇对提升温度均匀度帮助不大,但反而容易风干食物,导致食材失水过多。